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。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行业盛会之一,本届大会以“智联万物·人机共生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30余个国家的500余家企业、科研机构和顶尖专家参与,集中呈现机器人技术革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,搭建技术交流、场景落地与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。
前沿论坛:聚焦“具身智能”与产业变革
大会主论坛围绕“人机协作新范式”展开,议题涵盖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、服务机器人场景拓展、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等热点领域。值得关注的是,“具身智能”成为本届论坛的核心关键词,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莱克斯·布劳德提出:“具身智能将推动机器人从‘感知-执行’向‘认知-决策’跃迁,未来三年内,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通用型机器人有望进入家庭场景。”此外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演讲中强调,机器人操作系统与AI大模型的深度耦合,将加速制造业、医疗、物流等领域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。
展览亮点:场景化应用全面开花
工业机器人:工业机器人本体、协作机器人、焊接机器人、喷涂机器人、码垛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、装配机器人、激光加工机器人、打磨抛光机器人、多关节机器人、SCARA机器人、直角坐标型机器人等。
服务机器人:商业应用机器人、家庭服务机器人、娱乐机器人、医用机器人、外骨骼机器人、清洁机器人、仿生机器人等
人形机器人:人形机器人本体、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、具身感知(3D 场景理解、主动视觉感知、触觉感知)、具身交互(3D视觉定位、视觉语言导航、对话系统中的具身交互)、具身代理、具身任务规划、具身控制、数据收集与训练、具身基础模型等
特种机器人:AGV、移动机器人、消防机器人、巡检机器人、清洁机器人、水下机器人、空中机器人(无人机)等
核心零部件:伺服系统、减速器、控制器、传感器、智能芯片、感知设备、电池、底盘、示教器、嵌入式系统、机器人手爪、专用工具与夹具等
智能技术与软件系统:人工智能技术、SLAM技术、无人驾驶、云服务、语音识别、图像识别、生物识别、机器视觉、机器学习、操作系统、工业物联网等
大赛竞技:青年力量引领技术破局
同期举办的“世界机器人大赛”设置工业智能挑战赛、服务机器人应用赛等12个赛道,吸引全球2000余支队伍参赛。清华大学团队凭借“基于具身基础模型的仓储分拣机器人”斩获冠军,其系统在动态环境中任务规划准确率达99.3%,彰显中国青年科研实力。